Saturday, July 5, 2008

第一天.台北市

0 回音
突然的假期,踏上突然的旅程,第一次到台灣的人
。〈遊.歷」

關於.吃。

沒有到101大樓,沒有坐貓空,沒有參觀故宮博物院的香港遊客,第一晚到上閣屋大吃大喝。評語:新鮮、多選擇、地方大,喜歡吃自助餐的人必去(潛台詞:以我的食量,應該不會去第二次)。我們去的那天是平也有八成滿座,讓我見識了台北人吃得開的一面(雖然也有一部份是遊客)。


關於.書。

第一晚到了久聞其名的誠品旗艦店「朝聖」;很羨慕台灣人的閱讀風氣。鑑於出發前幾天進行了磨人的「執書工程」,和斗室那少少藏書大戰數百回合後差點小命不保,暈眩間想像每一本書都是動漫《寵物小精靈》中比卡超一樣的小精靈,按一下便可召出來,說一句便回到狹小空間……anyway,總之忍手,一本也沒有扛回來(書蟲在體內嘀嘀咕咕抱怨個不停……)


關於.捷運。

這樣對女性的體貼和尊重,在港鐵找不到(因為「港女」骨格精奇,孔武有力?);還有那些給長者、傷殘者和孕婦的博愛坐,即使平時沒有需要的對象,大多空著。令我想到,港鐵多數出口都沒有給輪椅人仕使用的裝置……真正的關注,還是需要企業和市民一起努力吧!

關於.住。

這是我「家」樓下的星巴克,除了早上七時外,整天人流駱驛不絕。這次住的地方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K房、極具規模的DVD租賃店、夜總會、食肆、旅店……還以為自己住進了重慶大厦!話說有天晚上,有幸與一位「老大」於電梯大堂打照面,看著那些跟在他身後的人塞滿剛到的升降機……(其實我也不知道他究竟是不是老大,不過是聽某位嬌艷的小姐大喊他「老大」,然後黏在他身旁而已;真是夠電影感的。)

有晚上,有早晨
這是頭一天

Thursday, April 3, 2008

n73.貝多芬的眼淚.perfect tense

2 回音
也許我永不會明白恆常更換手機的心理。我是過了一段頗長的時日,才開始認定這是「我」的手機;而關鍵卻不在對它的功能熟習與否。

直至它掉在地上那一天,我才認出它,並且認定那個擦損了頭、跌傷了腰的n73是我的,因為它與其他n73不同;它的缺憾使我愛它勝於任何一部n73,因那是大意的我造成的;由那天起,它有了我生命的洛印。這卻跟在它身上貼一張Hello Kitty貼紙不一樣---我的N73曾跟我一起摔了一跤。

缺憾和限制是一扇通往天堂的窗戶;讀Bobi的書,是另一趟站在這窗前的體驗。


「擔任工程師的小貝,
儘管耳朵漸漸失去聽力,
但他始終沒有放棄他喜歡的音樂。

他曾怨恨自己的遭遇及挫折,
但現在他感謝因為失去聽力,
讓他更容易聽見生命的真實聲音。
感謝因為人生的不完整,讓他更禁得起磨練。
有好幾次,小貝幾度想結束生命。
但那一刻總會記起,兒時母親對他說的話。
「一個人也要堅強,也要勇敢地走下去。」
他說,他雖然有著太多可以自暴自棄的理由。
但只要勇敢面對,就有改變的機會,
要是放棄了,就什麼都沒了。
於是他把每一次的打擊,都當作是提醒,
提醒自己更要勇敢快樂。
於是我們總是在他臉上,看見了最燦爛的笑容。」

讀希伯來文是趟艱辛又甜蜜的旅程;在紛亂的生字和文法中,我卻好像更能領略Bobi的痛和拿捏背後的盼望。

"While the three verb tenses in English are related to time, Biblical Hebrew verb tenses are related to action. The perfect tense is a completed action while the imperfect tense is an incomplete action."

仔細讀,卻發現這也未必能解釋perfect tense的用意。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the perfect tense is that it is a completed action. However, the perfect looks at the action of the verb as a whole, without any thought to the duration of the events or to their completeness...A perfect tense can be action which has not even been begun yet and will occur in the future...The perfect tense can look back on a completed event; it can view an ongoing event from the standpoint of its entire action; and it can even be used of a future event...An event which was in the future, but certain, would call for the use of the perfect tense."

由perfect tense我想到了缺憾與完整;原來我的incompleteness在神眼中可以是"perfect"的。在我而言,我的n73也是perfect的,它的殘缺不是它的incompleteness,卻是一個能使我把它認出的記號,一個只屬於它的身分,表明它是「屬於」我的。

「我一直記得小時候媽媽說的要勇敢,
卻不明白強忍住淚水背後的的苦痛。
在母親離家的那一瞬間,
在失去聽力的那一瞬間,
在面對父親的失智與姊姊的躁鬱,
那一瞬間,
我很想逃避,但是我沒有。
我很想很用力地放聲大哭,但是我沒有。
或許在那瞬間,
我聽見了兒時母親的話。
或許,
面對接連而來的苦痛,我能做的就是勇敢。
我想,我做到了。
雖然還有些傷痛還在,也有些無奈與悵然,
但是看清楚這樣的自己,也就更能釋懷了。
然後,安慰自己並且鼓勵他人,
還是要好好快樂的活著。」

對我來說,能夠「好好快樂的活著」,因為生命是神給人的perfect tense, whether it's complete or not。



Reference:
http://www.ancient-hebrew.org/37_lesson03.html
http://kukis.org/Languages/Hebrew4Dummies.pdf

後記(是沒完沒了的感想吧?):
去年九月至今的求學生涯有過不同的領悟和頓悟,我想我實在需把這些一一記下......

Thursday, March 27, 2008

木頭.木棉

2 回音
「每次一見到你 心理好平靜 就像一隻蝴蝶飛過廢墟
我又能活下去 我又找回勇氣 你的愛像氧氣幫忙我呼吸
每次一想到你 像雨過天晴 看見一隻蝴蝶飛過廢墟
是那麼的美麗 就像一個奇蹟 讓我從倒下的地方站起」

看了木頭人演唱會,不能說失望,高手的「行貨」畢竟還是好貨色
若有所失,因為知道他分了心拍電影
有沒有passion,實不難分辨
原來我最介意的,是沒有passion的活

乍暖還寒,春天已漸漸步近
我如何在這心靈的冬季,學習「各按其時,成為美好」?
還得請教祢造的萬物
謝謝木棉,謝謝蝴蝶

那天很累很累的步出學校的大閘,是木棉讓我下垂的頭再次仰望天空一片藍